文章來源于網絡
半導體市場趨勢研究公司臺灣TrendForce表示,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發生沖突,半導體制造成本可能會上升,并轉嫁到半導體價格上~
俄烏局勢升溫,2月21日晚,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,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維持和平,同時普京也承認烏克蘭東部2個分離共和國是獨立實體。當地時間24日,烏克蘭最高拉達(議會)通過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的決定。半導體市場趨勢研究公司臺灣TrendForce表示,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發生沖突,半導體制造成本可能會上升,并轉嫁到半導體價格上。
據了解,烏克蘭是半導體原材料氣體的主要來源,如氖氣、氬氣、氪氣和氙氣,其中氖氣約占市場70%的氣體供應。專家表示,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全面沖突,可能會影響烏克蘭的原材料天然氣供應。然而,由于半導體工廠和原材料氣體供應商確保了一定的庫存,并有可能從其他地區接收供應,因此,即使烏克蘭的原材料和天然氣供應中斷,半導體生產線在短期內也不會停止,但擔心供應量會減少,從而導致價格上漲,這可能會推高晶圓的制造成本。2015年俄羅斯并吞克里米亞半島之際,氖氣價格曾飆升10倍以上,達到每立方公尺3500美元,而在半導體曝光制程中,需要透過混合氖、氟、氬等特殊氣體才能進行,特別是在DUV曝光激發激光所需的惰性氣體混合物中含有氖氣,且很難被替代,且氖氣占比高達95%以上。需要氖氣的半導體光刻工藝廣泛使用,從 180nm 工藝到 300mm 晶圓的 1Xnm 工藝,主要在 200mm 晶圓上。 TrendForce表示,在全球代工產能中,180-1Xnm工藝約占75%,除臺積電和三星采用先進的EUV曝光工藝外,大多數晶圓廠的180-1Xnm工藝的銷售額比例超過90%。 此外,自2020年以來,大多數半導體類別的制造工藝,如PMIC和Wi-Fi、RFIC、MCU等,都使用180-1Xnm工藝。 此外,在內存方面,在DRAM的情況下,雖然每家公司都逐漸轉向使用EUV的尖端工藝,但超過90%的總產能仍然使用DUV曝光,NAND的所有過程都通過DUV曝光進行。